张伯伟:我为什么要在退休前开一门中国文学批评课
编者按:
上学期,张伯伟教授给南京大学的本科生开设了一门中国文学批评课,极受好评。他为本课程撰写的讲义,也正在陆续完稿、刊发。程门问学经授权,将分期连载课程讲义。第一讲《中国文学批评课·序说》,已刊于《中国诗学》第三十四辑(2022年12月出版)。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第一部分“课程由来”。
张伯伟教授在讲课中
中国文学批评课 · 序说
一、课程由来
“中国文学批评史”作为一门现代学术中的学科,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。在其初创期,南京大学对该学科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众所周知,第一部国人撰写的批评史,是1927年时在金陵大学(今南京大学)任教的陈钟凡先生的《中国文学批评史》。其后郭绍虞在1934年出版了《中国文学批评史》上卷,在材料和方法上奠定了这一门学科的基础。郭氏之后,资料更为详赡,分析更趋细密,体系更有新创的,是故南京大学教授罗根泽先生的《中国文学批评史》。虽然这部书未及以完整的面目问世(罗氏生前仅印出先秦至晚唐五代部分,两宋阶段是作为其遗著出版的),但由于以上诸特点,此书一向受到中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。
陈钟凡先生《中国文学批评史》
罗根泽先生《中国文学批评史》
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,有关文学批评的著作兴盛一时,如方孝岳的《中国文学批评》、朱东润的《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》、朱自清的《诗言志辨》、傅庚生的《中国文学批评通论》等。不久前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发现的胡小石先生《中国文学批评史》抄本(有胡先生批注),可能是实际最早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(目前正在整理中,拟交付商务印书馆收入“中国现代学术名著丛书”)。在资料的辑注方面,则有王焕镳编的《中国文学批评论文集》(1936)和程千帆先生用于金陵大学授课而编的《文学发凡》(1943,后易名为《文论要诠》,又改为《文论十笺》),尤其是后者,通过富有匠心的编排,显示出以中国文论资料建立文学理论系统并颉颃西洋的用心。
今天开设“中国文学批评”课,并非出于“人有我无”,从而“这山望着那山高”的羡慕之心,在我看来,其意义有大小两端:小而言之,南京大学的前辈在这一领域中曾作出卓越的贡献,如果想自豪地接受这份荣誉和遗产,我们需要在这一领域中作出无愧前人的贡献,所以人才培养不可或缺;大而言之,我认为今日中国文学研究困境的症结之一,就是缺乏“文学批评”的修养和训练。现代学术中的文学研究,是以文学史为核心展开的,包括史料、作家作品以及地域、流派和演变的梳理。瓦尔特·本雅明有一篇短文的题目深获我心——《批评是文学史的学科基础》(1931,见汉娜·阿伦特编《启迪:本雅明文选》附录《本雅明作品年表》),此文在其生前并未刊行,现在也未有中译。这个题目就像是一句标语或者一面旗帜般的醒目,如果用严羽论诗的话来形容,就是“沉着痛快”(《沧浪诗话·诗辨》),直击问题的核心。要说有什么不满足,那就是在我的认知中,文学批评不仅是“文学史的学科基础”,也是文学研究的灵魂。虽然我们绝无奢望通过一门课程就能解决文学研究的症结,但有了这番意识,有了这个基础,就可以为解决这一症结清除前进道路上的某些障碍(其中最主要的是观念上的障碍)。
(未完待续)
>原载《中国诗学》第三十四辑(2022年12月)
《回向文学研究》
张伯伟:现代学术史中的“教外别传”——陈寅恪“以文证史”法新探
张伯伟: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教育——《程千帆古诗讲录》编后记(上)
张伯伟: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教育——《程千帆古诗讲录》编后记(中)